2025年开封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活动记

高校信息网 2025-07-24 10:03:20 浏览:105894次

根植中原文化深厚土壤,小砖瓦承载“大历史”

7月11-12日,由开封大学校团委组建的“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西街村和河南省级传统村落半堤村,开展第九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坚持问题导向,选取黄河流域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现状为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基于文献研究,依据访谈提纲,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走访了解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

调研团成员在程悦和杨中园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考察村内古建群历史街区,用笔头和镜头和笔记记录当地民生和每一处青砖黛瓦和木制结构建筑,与村民一起探索、分享、沟通和学习,获取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真实信息。调研团成员穿行于街巷,收集到“未雨先知石”“相思槐”等口口相传的典故,系统梳理古建保护需求,让肃穆的清真寺和斑驳的古墙通过影像“开口说话”,将尘封的历史转化为可传播的文化资源。 通过此次调研,不仅了解到西街村以清真寺为中心,独特的“一纵三横”“丰”字形村落布局,更感知到西街村的商埠特色,解码古人布局智慧,引发调研团成员对古人规划智慧的深入思考。

锚定文字起源传承脉络,小村落书写“大文章”

次日,暑气渐盛,“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依然怀着满腔热忱,踏上了前往柳原口半堤村的调研之路。调研团成员在党支部书记李胜利的带领下来到仓颉文化展览馆、仓颉园和村民家中走访调研。通过半堤社区妇女主任冉芳的讲解,调研团成员了解到,仓颉创造并整理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他被遵奉为中华文祖在中原开封的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五千多年前,中华汉字的首创者仓颉就是在此终结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程,志愿者了解了从结绳记事到象形、会意的发展历程,每一个笔画背后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告别荒蛮走向文明。在半堤村,仓颉造字古建中斑驳的符号刻痕,诉说着中华文字肇始的智慧灵光,方寸之间承载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根脉。古建筑在汉字文化浸润下形成的飞檐纹饰、石刻符号,成为队员们解读文化基因的密码。 他们用镜头凝练黄河流域古村落古建筑艺术与历史的厚重感,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让沉睡的遗迹“活”起来。

“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的成员深感荣幸,他们能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乡村,访谈村民了解村落变迁,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循着文化遗产的线索,充分挖掘中原传统村落地域文化中宝贵的教育资源,深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传承脉络。最好的故事不在文件里,而在访谈中村民老乡们笑出皱纹的眼角里,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脚步声里,在调研团成员他们此行创新传承方式的足迹里。他们在村落的乡间地头更新思想认知、读懂“人民至上”,从“书本思政”到“田野课堂”,把书本上文件里抽象的“乡村振兴战略”“黄河国家战略”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行动,他们深刻体会到,最好的思政课不在课本的字里行间中,而在乡间的田野上。

半堤村的仓颉文脉与西街村的商贸遗存,在黄河岸畔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开封“城摞城”下的文化传承史诗。西街村从建筑肌理与民间故事,提炼出传统聚落保护的紧迫性;半堤村则通过汉字文化与建筑载体的交融,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古建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基因库。”学生的感言道出共同心声。他们用问卷、影像、访谈数据构建起动态保护数据库,为后续学术研究与保护决策提供本土的依据。

“西街马墙载漕运史,半堤陶符刻文明根。”当调研团成员在清真寺前记录斗拱结构,在仓颉陵旁聆听造字传说,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古建筑本体,更是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根脉。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接力证明:文化传承需要学术匠心,更需年轻一代的脚力与热忱。千年古建因青春力量的注入,终将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彩。

青年担当

“调研中,一位爷爷紧握我的手说:‘年轻人肯来听这些老故事,文化就断不了!’这让我们深感,守护传统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成员王怡涵

 


相关文章
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荣获全球汉字创意视频大赛特等奖

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荣获全球汉字创意视频大赛特等奖

近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布了《来“字”你的礼物——汉字的99种创意书写方式》全球主题视频大赛获奖名单。安阳师范学院教师王琳琪、王永昭指导的哈萨克斯坦籍国际学生刘丽思的参赛作品《商脉流彩:甲骨文的油墨重生》荣获特等奖。安阳师范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据悉,本项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

信阳农林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8月19日至20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技能大赛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组队参加了此次大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本次大赛共有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9所国内高校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兽医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留学生代表队等国内外350余名大学生参赛。信阳农

苏州农职院学子三下乡:青春赋能浒墅关草席传承 实践书写乡村振兴

苏州农职院学子三下乡:青春赋能浒墅关草席传承 实践书写乡村振兴

2025年7月10日至17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6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与对乡村振兴的热忱,深入浒墅关青灯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承载着两千年历史、五百年苏工传承的浒墅关草席为核心纽带,在非遗传承人施永赳的悉心指导下,联动青灯村村委会暑托班,通过文化宣讲播撒传承种子

无锡学院学子破题青年婚育困境 法理人情共绘新型婚育观念

无锡学院学子破题青年婚育困境 法理人情共绘新型婚育观念

2025年暑假期间,无锡学院“她”权益社会实践普法小分队围绕“法律视角下青年婚育观研究”主题,立足青年群体实际需求,以法律赋能为核心,将政策导向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先后深入无锡市妇联、苏州苏相律师事务所、江苏众勋律师事务所、苏州市国香园社区、圆融商场CP心动研究所及无锡市三阳广场等地开展活动,通过系统调研、普法宣

解码“神仙牛奶”:一场叩问心灵的乡土实践

解码“神仙牛奶”:一场叩问心灵的乡土实践

近日,珠海科技学院乡信未来突击队奔赴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在结对帮扶的“神仙里村”开启了一场触及心灵的成长实践。队员们深入乡村产业振兴标杆——晨旺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沉浸式的实地观摩、与一线匠人的深度对话以及创新的直播推广,不仅解码了乳业产业链的奥秘,更在亲历中完成了对责任认知的深化、乡土价值的体悟与自身能力

2025年开封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活动记

2025年开封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活动记

根植中原文化深厚土壤,小砖瓦承载“大历史”7月11-12日,由开封大学校团委组建的“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西街村和河南省级传统村落半堤村,开展第九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坚持问题导向,选取黄河流域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现状为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基于文献研究,依据访谈提纲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