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澜沧·青春筑梦 ——昆明城市学院法学院“红旅筑梦”实践团开展边疆法治实践活动

高校信息网 2025-07-22 17:49:17 浏览:107657次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昆明城市学院法学院"红旅筑梦"社会公益实践团于2025年盛夏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了一场法治精神、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深度交融的公益实践。这支青春队伍以法治为基石,以情怀为纽带,在多民族聚居的热土上,用专业与热忱勾勒新时代法律青年的使命图景,以实际行动诠释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青春担当,在澜沧江畔谱写出法治建设与民族复兴交相辉映的华彩篇章。

历史回响:法治精神的文化溯源

东主书院的青砖黛瓦,承载着澜沧悠悠岁月的重量。当实践团的脚步踏入这片古老天地,恰似翻开一部立体的历史长卷。在这里,先辈们守护家园、传承文脉的故事悠悠流淌,那些在动荡里坚守、于传承中奋进的往昔,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化作指尖触碰砖石的温热,直抵心底。

与当地文史工作者促膝交流,从书院兴建沿革谈到它在不同历史阶段担当的角色——是文化传承的驿站,更是民族精神的灯塔。团员们围坐在庭院,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恍然明白:爱国从不是空洞概念,而是对脚下土地饱含深情的凝视,是对先辈以热血汗水浇筑的传承致以最庄严的接续。这场历史回溯,让爱国主义从课本铅字化作血液里奔涌的信仰,成为践行实践的精神根基。

党建领航:法治实践的红色根基

与澜沧县团委开展党建共建,是一场“信念同频”的携手之旅。在团县委交流会上,青年工作者们展现出以青春赋能、点亮希望的热忱态度。不同阵地,同样初心,碰撞出“党建引领发展”的炽热火花。

团县委干部讲述组织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法治宣传的实践,让我们窥见党建为青春赋能的路径。这场共建,不只是组织联动,更是信念交融——以党建为纽带,凝聚起护航法治、托举青年、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筑就心手相牵、并肩奋进的“信念共同体”。

振兴密码:法治赋能的乡村实践

东回镇、酒井乡、景迈山的山水之间,藏着乡村振兴最鲜活的密码。实践团怀揣“法治如何赋能乡土”的思索,深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访农户时,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乡亲们讲述自家民宿从“零散经营”到“规范发展”的转变,主动为他们解读《旅游法》《民法典》中与民宿经营相关的条款,让他们明白法律如何化作“签合同、明权责”的底气,从而敢放开手脚追逐梦想。

调研文旅产业时,与手艺人、创业者围坐探讨“非遗传承与市场合规”“集体土地开发与权益保障”。看着老达保村的民族歌舞成为“金字招牌”,却也曾在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上走过弯路,我们深深懂得:法治是乡村振兴的“护航者”,守护着乡土文化根脉,也激活着产业发展潜能。我们梳理问题、撰写建议,盼以法治“规划图”,助力这片土地绘就更长远的“振兴景”,让乡土生机在法治护航下愈发蓬勃。

团结乐章:法治浸润的民族交融

在酒井乡,普法声与拉祜族乡音交织,谱就最动人的法治乐章。实践团成员给拉祜族大叔讲民法典“相邻关系”时,不用晦涩条文,而是笑着说:“就像寨老调解山林纠纷,法律和咱祖上传的理,都是为让日子更稳当。”大叔听后频频点头,还分享了自己曾经因相邻关系产生的小矛盾。给傣族大姐讲民族区域自治法时,成员们不谈枯燥法条,而是举“傣族大哥靠法律把竹编卖到省城”的实例,大姐听得津津有味,还主动询问了一些法律问题。当不同民族语言都能读懂法治善意,法条便成了“团结公约”,划定边界更守护温度。

走进社区,拉祜族阿婆做传统包的指尖,缠绕着民族交融密码。我们帮她整理非遗资料,听她讲“太阳花”纹样里哈尼族的祝福、靛蓝染法里的智慧,也把“法律保护非遗传承”的故事轻声说与阿婆。后来手艺人凑在一起做文创,感慨“要让全国人知道,咱澜沧的包,一针一线都有法律护着、有各民族的情”。这场普法,让法治成为民族团结的粘合剂,让文化传承与法律护航共同唱响美美与共的团结旋律。

青春答卷:法治信仰的薪火相传

返程前的分享会上,气氛热烈而庄重,每一个成员的眼中都闪烁着实践归来后的思索与成长的光彩。这时,组长缓缓站起身来,手中郑重地展示了一份特殊礼物——那是一块由拉祜族老人亲手赠送的传统木刻。木刻材质温润而古朴,纹理间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其上精心雕刻着“公平”二字,笔锋刚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期望。这份朴素的木刻,承载着深厚的情谊。拉祜族老人用世代传承的技艺和对公平正义的质朴理解,将这份礼物送到实践团成员手中。它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拉祜族人民对法治的敬畏与追求的象征,是对实践团在澜沧土地上所做努力的认可与鼓励。

实践中,实践团成员经历了许多挑战,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更加成熟坚强。他们明白,法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他们愿意成为法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用所学所能为边疆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b01e47c033b18ba2b44ffb3621012cc2_ad8663ed31274dfba725678ff671f378.jpeg结语

昆明城市学院法学院"红旅筑梦"社会公益实践团的澜沧之行,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绚丽画卷,在法治精神、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经纬间交织出青春的华章。他们以青春之名赴这场"乡"约,于历史回响中探寻法治根脉,在党建引领下夯实实践根基,在田间地头解码振兴密钥,于民族交融处奏响团结之音。

返程不是终点,而是法治征程的新起点。实践团成员携着拉祜山乡的馈赠与感悟,将法治信仰熔铸为砥砺前行的澎湃动能。他们将以澜沧故事为火种,在校园里点燃法治文化传承的篝火,在社会中搭建法治精神传播的桥梁,用青春笔触续写边疆法治建设的壮美诗篇。当更多青年学子循着这道光前行,法治的阳光终将穿透山峦沟壑,让民族团结的繁花在法治沃土上绚烂绽放,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法治保障下徐徐成真。

(责编:刘铮)


相关文章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10月17日下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第六次推进会,系统回顾前期工作、对标查找差距,动员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推动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升级。校党委书记厉励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永宽,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三献”主题宣传活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三献”主题宣传活动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对生命守护与爱心接力的理解,10月14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濮阳市红十字会在综合楼C131举办“三献”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生命接力·为爱奔跑”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互动打卡等形式,科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简称“三献”)知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面提升新生安全素养,9月26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河南省公安厅特聘反诈讲师苗雨露、河南省消防协会教员陈思等权威专家联袂开讲。郑东新区公安分局反诈大队教导员姜雄伟,副校长郭媛出席此次活动。文苑路社区相关负责人、龙子湖派出所民警代表学校相

濮阳医专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

濮阳医专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组织各党总支(支部)和广大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系列活动。一是聚焦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学校组织全校10000余名师生集体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2025级新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2025级新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

为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基础,切实增强新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9月24日上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军训教官在宿舍区组织50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学校高度重视,把本次演练作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分工职责,在各楼道、出口等重点位置均安排老师进行引

安阳师范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分批奔赴服务岗位

安阳师范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分批奔赴服务岗位

近日,安阳师范学院5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分批启程,奔赴新疆、西藏、甘肃、吉林、广东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一线,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他们将在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治理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自今年4月起,校团委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