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思想熏陶与文化教育功能,5月27日至28日,郑州财经学院在丰泽餐厅和足球场举办“四高四争先 青年勇担当”第六届传统文化节暨端午节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全校近7000名师生积极参与包青粽、缝制香囊、编织五彩绳等特色劳动实践活动,感悟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青粽雅韵,传统流芳
包粽子现场
端午青粽制作活动现场,同学们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通过粽叶折叠、填米裹馅、棉线捆扎等操作流程,熟练掌握了三角粽、牛角粽等传统造型的制作技艺。粽叶清香与糯米绵甜交织弥漫,劳动实践与传统民俗深度融合,为校园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二、精缝香囊,妙织彩绳
学生体验制作香包
在手工活动现场,各社团精心准备了极具端午节特色的两个手作体验项目——香囊和五彩绳制作。同学们分组协作,有序完成材料整理、流苏缝制、艾草填充、丝线编织等工序,最终制作出蕴含祝福寓意的精美作品,同学们互助交流,将艾草香囊的民俗功能与五色绳结的吉祥寓意相融合,完整呈现端午文化中驱邪纳福的双重内涵。
三、龙舟竞渡,青春飞扬
“旱地龙舟”比赛现场
接着,学校二级学院12支代表队齐聚田径场,展开激烈的“旱地龙舟”角逐。随着发令声响,选手们步伐一致、口号铿锵,驾驭“龙舟”奋力冲刺,在赛道上尽情挥洒汗水,用默契配合彰显团队精神的真谛,以奋勇争先凝聚集体力量的锋芒,此次比赛充分展现了郑财学子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
本次传统文化节暨端午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美育教育与文化浸润相结合,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劳动实践引导郑财学子深刻感悟家国情怀。未来,郑州财经学院将继续优化育人路径, 激励青年学子主动担当“以劳增智、以文润心”的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郑州财经学院;责编:李勇涛)
在大别山深处的信阳新县,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守护生态,在红色沃土上书写着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近日,河南农业大学“绿映红源”科技兴农实践团完成了在大别山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野生植物保护、红色精神传承等系列行动,为革命老区的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乡村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学院23级临床七班实习生王拓进行了通报表扬。在一次突发的医患矛盾事件中,王拓同学凭借在校学习的扎实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协助带教老师有效化解了冲突,其表现得到了医院领导、带教老师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事件发生时,一名即将出院患者因对病情恢
河南省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日前启动,该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承办。围绕“青春担当与乡村振兴”主题,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李坤团队聚焦“兰考县小麦、玉米产业链与产业升级”课题,组建“青耘”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团,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7月15日,实践团首站走进学校小麦玉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食’刻守护,与爱‘童’行”实践团赴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前许岗村开展“农食微光·童梦护航”为主题的河南省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学习“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食”为犁 耕育乡村,以趣味教学、实践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以文体活动促进儿童成长,为前许岗
(通讯员 李轩)2025年7月上旬,武汉学院会计学院“武院跃梦童行服务队”走进武汉市江夏区军运村社区,开展以“多维服务惠民生,青春赋能促成长”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聚焦老人关怀、儿童成长、社区环保等维度,用实际行动探索“大学生+社区”服务模式,让青春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的肌理。图为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讲解党
(通讯员 吴海英 李芫 张嘉溢)青石板路蜿蜒伸展,连接起乡野与希望;红砖墙外新风拂面,诉说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近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飞扬基层服务队走进连樟村,循着特产干货的香气穿梭于巷弄之间,叩响贴着“共产党员户”牌匾的院落大门,在与村民的深度交流中,探寻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轨迹。书记口中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