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弘扬医德文化 铸就医学匠心

高校信息网 2025-06-14 14:21:48 浏览:106112次

5月以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医德文化节”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与红色医学传统,推动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制度化、实践化、常态化,着力培养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品质,培育德技并修的青年医学人才。

深化医德教育,筑牢精神根基

学校以专题讲座、红色教育为载体,夯实医学生职业道德基础。

红色教育铸魂。通过邀请全国劳模、最美退役军人王树林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养时代新人》主题讲座、组织师生代表参观“河南·濮阳”对越自卫反击战英烈纪念馆并挂牌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到烈士遗属家中慰问等活动,构建“理论宣讲+社会实践”育人新平台,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职业健康赋能。组织河南省职业健康知识宣讲活动进校园活动,为全校师生讲解心理健康、职业健康的防治知识,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管理理念。

医德典范引领。邀请医疗机构专家进课堂,分享从医初心与医德实践,阐述了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大医精诚”的理念。

红色文化浸润。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红色讲解员大赛,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在医学道路上,秉持“珍爱生命、救死扶伤”的信念,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展示专业风采,共促文化传承

学校以赛事活动与文化体验为平台,彰显医学生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

职业风采展示。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举办第六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技能竞赛和“濮医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百余名学生同台竞技,在专业操作与人文关怀的交织中,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职业风采。

科普知识普及。组织医学科普讲解大赛、实训室科普讲解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医学科普能力。举办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晚会,通过礼仪展示、急救情景剧、科普舞台剧等形式,致敬护理工作者,生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非遗文化体验。将传统文化与医学教育结合,开展“雅集2025”非遗体验活动,师生沉浸式体验非遗古法制香、扎染体验、漆扇制作、掐丝珐琅、剪纸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邀请濮阳市卫都幼儿园、卫河小学等走进校园开展研学活动,体验古法山楂丸、手工艾条、中药扎染等非遗产品制作,八段锦健身气功演示教学,推动中医药文化焕发光彩、深入人心。

践行医者使命,弘扬志愿精神

学校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推动医德教育落地生根,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开展志愿服务。医学技术学院组织志愿者到翰林世家小区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专业的健康服务。护理学院零压疮团队到杜家庄村卫生室普及科学预防压疮知识,提升村民对压疮的认知与防范意识。康复医学院组织师生志愿者到班家小镇、示范区惠民养护院开展义诊服务,为老人测量血压、提供康复咨询等。

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利用“我们的节日·端午”等时间节点,常态化组织师生到社区、养护院等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康复学院在班家村挂牌成立“八段锦特色服务实践基地",师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医德文化节系列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融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为一体,将医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为师生搭建了学习与实践的平台。学校将持续开展医德文化教育活动,让医德文化在濮阳医专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努力培育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责编:刘铮)


相关文章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弘扬医德文化 铸就医学匠心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弘扬医德文化 铸就医学匠心

5月以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医德文化节”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与红色医学传统,推动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制度化、实践化、常态化,着力培养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品质,培育德技并修的青年医学人才。深化医德教育,筑牢精神根基学校以专题讲座、红色教育为载体,夯实医学生职业道德基础。红色教

学者思维与企业家精神:张明云的跨界管理哲学访谈

学者思维与企业家精神:张明云的跨界管理哲学访谈

张明云女士,博士、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国别研究学者,《环球智领》香港杂志编委会专家成员。山东明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区域国别研究十大杰出青年学者、山东省十大青年女企业家慈善个人奖、爱心慈善奖、巾帼建功标兵、优秀会员青年民营企业家、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级人

知名学者好强先生介绍

知名学者好强先生介绍

好强,博士(后)、访问学者,高校产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席技师,高级技术经理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现任黄河窑陶瓷博物馆有限公司馆长,大国工匠产业发展研究院(山东)院长,跨界科学研究院(山东)院长,济南大学香港

王成龙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学者风采录

王成龙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学者风采录

男、硕士、教授、访问学者、书画艺术领域专家、区域国别研究学者、跨界科学与融合发展创新实践者。荣获中华文化与传媒领域卓越贡献大奖、区域国别研究学术领域十大杰出人物。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企业管理、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对外合作;一级(高级技师)、中国旅游专家、高级技术经理人、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

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李金锋先生治学与探索之路

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李金锋先生治学与探索之路

李金锋,博士、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国别研究学者。高级技术经理人、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 高级人力资源师 、高级工商企业管理师,一级(高级技师)。现为香港正大集团副总裁,在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教育运用、多文明互鉴、实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多角度实践。兼任济南大学香港校友会秘书长,山东省海外

杨弃:区域国别研究视角下国际组织与华人华侨群体的互动关系探索

杨弃:区域国别研究视角下国际组织与华人华侨群体的互动关系探索

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方面情况,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学术支撑。在这一研究视角下,国际组织中的华人华侨群体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如同桥梁与纽带,连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动着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一、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国际组织在区域国别研究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