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气象学院“云航载爱”暑期实践团一行15名师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太平中学,开展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这支以“忠诚奉献”的民航精神为宗旨的队伍,在这片土地上践行青年担当,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为聚焦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的具体行动,本次夏令营整合爱国教育、科学普及、健康关怀与文化浸润四大板块。依托民航专业特色,实践团将开设气象科普、航模展示等课程,用通俗方式解读气象奥秘;结合会理长征红色历史,通过国旗文化讲解、革命故事分享厚植家国情怀;融入彝族篝火晚会等本土元素,在文化互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成员合影 曾国周供图
“云航载爱”实践纪实一:启营筑梦 青春实践踏新程
7月9日清晨,实践团从成都启程,经8小时车程串联起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于暮色中抵达太平中学。稍作安顿后,团队立即与会理市麦田公益发展中心开展对接,为夏令营顺利开营夯实基础。
实践团成员进行日程总结 朱瑜卿供图
7月10日开营仪式上,实践团队长高望舒明确了夏令营三大方向:结合会理长征历史开展红色主题教学,厚植学子家国情怀;发挥专业优势开设气象观测、航模原理等科普课程,拓宽认知边界;融入彝族传统活动促进民族互动,铸牢共同体意识。仪式后,4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副班主任通过班会互动介绍课程、沟通交流,迅速与学生建立信任纽带。据了解,未来几天,实践团将持续推进相关夏令营课程,与当地学子在课堂内外共探知识奥秘,在朝夕相处中同赴成长之约。
“云航载爱”实践纪实二:多元课堂 开拓视野新篇
7月11日,夏令营活动进入课程实施阶段。“云航载爱”实践团严格按照前期规划,有序推进军事化管理与特色课程教学。在教官与实践团成员的协同组织下,夏令营学员们开展队列训练、集体跑步等项目,通过规范的集体活动,逐步强化纪律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团开设的夏令营课程涵盖多领域知识与技能传授。民族与传统节日课程系统解读民俗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跟着唐诗去旅行”课程结合经典诗作与地理景观,拓展学生人文视野;身体认知与青春期健康课程聚焦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身体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生涯规划与情绪管理课程针对升学阶段特点,提供实用规划策略;普通话课程聚焦发音规范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实验课程以自制3D全息投影为实践载体,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科学探究兴趣;灾害与急救课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传授避险知识与急救技能;长征精神与国家符号课程依托红色历史资源,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实践团成员开展系列课程。朱瑜卿、王俊豪供图
“云航载爱”实践团以多元课程为纽带,将专业所长与彝乡学子成长需求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深刻内涵。正如会理山间的风,既携来远方知识,又滋养脚下土地,青春力量正于此扎根发芽,静待教育帮扶的硕果绽放。(文/伊国圆)
7月上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气象学院“云航载爱”暑期实践团一行15名师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太平中学,开展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这支以“忠诚奉献”的民航精神为宗旨的队伍,在这片土地上践行青年担当,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作为聚焦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的具体行动,本次夏令营整合爱国教育
近日,昆明城市学院体育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青春向党力行团”赴陇川县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走近边境线、探访守望亭、访谈边防民警等方式,深切感悟卫国戍边的责任与担当,在行走中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在中缅边境44号界碑前,团队成员驻足凝视。大家轻抚界碑,聆听当地向导讲述界碑的历史与意义,深刻体
近日,共青团银川科技学院委员会三下乡团队“青衿力行观察团”深入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特色产业发展实地调研。实践期间,团队深度探访五渡桥村“党建引领、产业兴村、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在段兆鑫和刘丽萍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依托专业学识与青春力量,为当地老酒坊、葡萄、乳瓜、番茄
2025年7月7日,"青苗育穗,筑梦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以"青马先锋精神"为引领,在沙坪坝区凤凰山社区微型少年宫启动"开班第一课"。这群由青马学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通过"思想引领+习惯养成+安全守护"三位一体的活动设计,为6-12
近日,一支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空乘、空保、空管等专业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板桥镇渔洞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爱在越西·蓝天童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带去知识与关爱,更以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以蓝天梦想点燃希望,在躬身实践中淬炼理想信念,在服务乡村中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 陈文杰 张雨童 陈伊芸)吉首市河溪镇的“香醋”与“钢火烧龙”,是湘西大地孕育的文化瑰宝。曾几何时,这些带着浓郁方言印记的符号,因“乡音壁垒”难以走出湘西;如今,随着普通话与方言的融合共生,不仅破解了传播难题,更催生出乡村语言新生态,让乡土文化既能守得住根,也能走得出去。(图为团队在农贸市场调研)农贸市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