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高校信息网 2025-11-07 15:43:35 浏览:0次

image.png

与会代表合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辛向阳研究员作主旨演讲、副校长程伟致辞

现场掠影一

现场掠影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实践成就及其对全球发展的深远影响,11月4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河南理工大学主办,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交流处、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基地)承办。来自俄罗斯、西班牙、匈牙利、秘鲁、阿根廷、格鲁吉亚、委内瑞拉等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和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北京警察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等国内院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洪振涛教授主持。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永涛教授参加会议,对出席会议的国内外嘉宾表示欢迎,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对研讨会提供的帮助给予感谢。副校长程伟教授致辞。他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汇聚全球智慧,搭建一个开放、包容、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平台,共同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贡献学术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辛向阳研究员作主旨演讲。他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工业文明新形态”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产业质优的人类工业文明新形态,创造了绿色生态的人类工业文明新形态,创造了普惠共享的人类工业文明新形态,开创了人民创造的人类工业文明新形态。

在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这一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推动人类和平共处,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潜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价值引领既是中国的经验,也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体现,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匈牙利工人党主席蒂尔迈尔·久洛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借鉴世界经验,重视物质和精神发展,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宣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秘鲁共产党(团结)中央委员、国际关系书记伊尔德布兰多·卡华纳·塞戈维亚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十五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且要实现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飞跃式提高,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灵君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坚定了改革信心,确保把准改革的方向,推动落实改革责任,有效凝聚改革活力。阿根廷共产党中央委员、国际关系书记、阿根廷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培训与研究中心马塞洛·罗德里格斯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一种公平的、可持续的、包容式的现代化,是真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熙国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矛盾的现代化,是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格鲁吉亚新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捷木尔·皮皮亚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世界赞叹,中国通过本国的现代化协助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中国为创造一个平等、公正的世界提供了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推进五个文明全面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研究室主任、亚历山大·巴甫洛夫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就,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和“四个自信”的坚持。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副教授、委内瑞拉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艾玛拉·赫德尔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类目前为止所见证的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全球南方应参与到以中国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并且充分参与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中。河南理工大学李海玉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使科学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河南理工大学米卫娜副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标识性概念在价值逻辑上从“资本中心”升华为“人民中心”,在思维方式上从“二元对立”升维为“系统辩证”,在文明范式上从“线性进化”跃迁至“综合创新”,标志着一种超越西方元叙事的现代化新范式的自觉与完成。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作会议总结。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研讨会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论坛,交汇融合了“中方学者从中国看世界”和“外方学者从世界看中国”两个视角,碰撞出智慧的闪光,给予我们非常宝贵的启示。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国内外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研究,推动了相关的理论创新,促进了中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也是河南理工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国际化的一次生动实践。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责编:刘铮)


相关文章
在校生2.91亿人……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在校生2.91亿人……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增设40个新专业!教育部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增设40个新专业!教育部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河南大学举办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

河南大学举办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

11月5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校党委书记赵健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李保安出席会议。赵健强调,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一要认清形势,把握方位,深刻认识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意义。必须以对历史、对师生、对洛阳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将规划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主办水文化与未来座谈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主办水文化与未来座谈会

11月5日下午,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南省委员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主办的建言“十五五”:水文化与未来座谈会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四报告厅举行,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侯纯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赵军、水利部宣教中心原党委书记周文凤、

河南理工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河南理工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合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辛向阳研究员作主旨演讲、副校长程伟致辞现场掠影一现场掠影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实践成就及其对全球发展的深远影响,11月4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河南理工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