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于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重要举措,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多年来,开封大学对推进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行了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 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通。学校根据教育部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持续深化所有思政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讲清讲透各门必修课中蕴含的“四史”道理学理哲理。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通的实践中,着重关注学生的教学期待,摒弃强制性抽象化的教育模式,采取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鲜亮的立体化教育载体与形式,夯实教育效果。一是讲好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的党史故事。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故事素材宝库。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数不胜数。对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材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讲好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的会议故事、人物故事、旧址故事、展馆故事。二是用好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的文艺作品。红色经典影视与红色歌曲等文艺作品是时代的再现和浓缩, 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将其运用于课堂,组织学生欣赏和演唱时,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军民情深、纪律严明、奋勇向前的场景历历在目,更易让学生实现“关键在党”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三是做好信息化应用。如学校组织教师录播《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制胜密码》等系列微视频等,组织学生参与“图”说党史等活动,并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丰富多元的信息化载体与作品创作、展示式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融通。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重大会议精神学习相融通。重大会议体现了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对时代迫切需要回答问题的积极回应。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和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风云激荡走过的壮阔征程,百年不懈奋斗铸就的世纪伟业以及百年上下求索积淀的历史经验,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敏锐把握时代主题和德育契机,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党的二十大、等重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相融通,以创新理论丰富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结了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讲述各个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告诉学生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生活于其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面对的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当学生从教师的阐述讲解中深刻感受到自己正处于中国制度越来越有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来越有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时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乘风破浪的时代,处于中国人民砥砺前进奋力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时,学生自然而然由内心而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
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实践教学相融通。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特别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立足教学实践,创新谋划,努力探寻理想信念教育精准、立体、特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讲得入耳入心,讲得有血有肉,讲得有滋有味?基地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对此,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红色历史遗存、政治生活馆、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参观调研,将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生动的现实素材与教材体系有机相融。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镌刻历史的记忆,穿越时空,诉说着历史的烟云激荡,折射出时代的重大变迁,闪耀着理想与信念的光芒。学生在丰富多样和真实可感的场景与环境中,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和感悟以及思考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实践中的所听、所看、所思、所悟,进一步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跃升;体验中的感动、震撼、钦佩、鼓舞,更坚定了他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与信念信仰,潜移默化的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真心认同,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的政治认同。基地体验式与参观结束后,教师组建团队指导学生通过微视频、红色电影配音、接力诵读、幕布剧、革命展馆讲解等进行成果展示,并按照团队教学展示效果与过程参与情况给予综合教学评价,学生在获得成果展示的成就感之外,在资料查阅、社会调查、问题讨论、制定方案、排练演讲、实景模拟、撰写脚本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听闻、触摸、思悟、探究、践行,进一步深化、丰富了教学内容;所体验的感动、鼓舞、钦佩、震撼,有效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有质而无形”。
(王德如:河南省党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2024-DDJYZC-51)的阶段性成果)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于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重要举措,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多年来,开封大学对推进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近日,由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科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交流大会在洛阳召开。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马世光,河南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彬,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卢志文,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肖艳秋
7 月 14 日至 20 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承办的河南省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 “出彩中原” 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担当与乡村振兴” 在河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省 34 所高校的 100 名优秀学子齐聚一堂,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活动伊始,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