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现场掠影一

现场掠影二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庆祝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倡议,在省教育厅指导下,4月23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由国际处主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文法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协办,学术副校长金双根出席并致辞。河南理工大学千余名中外师生齐聚一堂,通过文艺汇演、历史长廊游园会等形式,共同领略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
金双根在致辞中表示,中文日定在谷雨时节,既纪念仓颉造字的文化功绩,也象征中文如春雨般滋养世界文明。学校依托太极拳发源地地域优势,打造“国际中文+太极”品牌,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外人文交流等领域持续探索,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传统文化素养、国际胜任力兼备的人才,与海外院校的合作成果丰硕。他强调,中文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承载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希望通过活动让中外师生重温经典,感受灿烂文明,肩负起文明互鉴的时代使命。
文艺汇演以“历史长廊”为脉络,分七大章节演绎中文的历史演变。先秦篇章中,舞蹈《奇妙甲骨文》以肢体语言破译“一字一图腾”的神秘,《诗经雅韵》诵读团用《蒹葭》《鹿鸣》等经典,重现先民的诗意生活;秦汉篇章中的《红马》古典舞策马扬鞭,勾勒丝路文明的交融;魏晋情景剧《广陵散》再现竹林七贤的超然洒脱,唐朝篇章中《盛唐乐舞》与《丝路驼铃》民乐则尽显盛世气象。宋元明清篇章中,《明月几时有》诉手足情深,太极表演《扇韵清风》刚柔并济。现代篇章中,豫剧《红灯记》选段传递红色精神,压轴的原创群舞《一条大河》与齐诵《沁园春·雪》,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中华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文艺汇演结束后,历史长廊游园会随即开始。游园会设置先秦·甲骨文猜字、秦汉·墨拓丹青、宋元·蹴鞠、明清·太极体验等七大互动专区。参与者通过完成“象形溯本·甲骨求源”“拓古传今·墨印留痕”等任务,沉浸式感受汉字演变、传统技艺与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外师生在体验中交流互动,让历史符号化作可触摸的文化记忆。
从甲骨文时代到数字时代,中文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本次“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河南理工大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河南理工大学将继续以语言为媒、以太极会友,打响“国际中文+太极”特色品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切感受到中文穿透时空的魅力,未来将积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让这一“穿越时空的礼物”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责编:刘铮)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10月21日,信阳师范大学“五秩绽风华 弦歌续华章”教职工合唱比赛在艺术楼音乐厅举行。全体校领导出席活动。全校29支教职工合唱队,共1500余名教职工依次登台高歌,礼赞祖国非凡征程,共庆学校50周年华诞。校庆50周年的欢庆锣鼓,奏响了学校接续奋进、阔步前行的铿锵乐章,深情歌声回顾了母校办学的辉煌历程,热切展望了师大
10月21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保安率队赴河南科技大学考察交流,学习借鉴临床医学院管理、联合办学、博士后培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先进经验。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三强、医学部主任雷方出席座谈会。李保安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双方在临床医学教学、文物保护与
赓续千年思想智慧,汇聚青年创新力量。在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2025)举办期间,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25期特别刊——“AI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圆桌论坛顺利举行。来自93所高校、45家企业代表,以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未来图景。论坛上,希腊基尔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