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现场掠影一
现场掠影二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庆祝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倡议,在省教育厅指导下,4月23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由国际处主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文法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协办,学术副校长金双根出席并致辞。河南理工大学千余名中外师生齐聚一堂,通过文艺汇演、历史长廊游园会等形式,共同领略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
金双根在致辞中表示,中文日定在谷雨时节,既纪念仓颉造字的文化功绩,也象征中文如春雨般滋养世界文明。学校依托太极拳发源地地域优势,打造“国际中文+太极”品牌,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外人文交流等领域持续探索,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传统文化素养、国际胜任力兼备的人才,与海外院校的合作成果丰硕。他强调,中文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承载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希望通过活动让中外师生重温经典,感受灿烂文明,肩负起文明互鉴的时代使命。
文艺汇演以“历史长廊”为脉络,分七大章节演绎中文的历史演变。先秦篇章中,舞蹈《奇妙甲骨文》以肢体语言破译“一字一图腾”的神秘,《诗经雅韵》诵读团用《蒹葭》《鹿鸣》等经典,重现先民的诗意生活;秦汉篇章中的《红马》古典舞策马扬鞭,勾勒丝路文明的交融;魏晋情景剧《广陵散》再现竹林七贤的超然洒脱,唐朝篇章中《盛唐乐舞》与《丝路驼铃》民乐则尽显盛世气象。宋元明清篇章中,《明月几时有》诉手足情深,太极表演《扇韵清风》刚柔并济。现代篇章中,豫剧《红灯记》选段传递红色精神,压轴的原创群舞《一条大河》与齐诵《沁园春·雪》,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中华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文艺汇演结束后,历史长廊游园会随即开始。游园会设置先秦·甲骨文猜字、秦汉·墨拓丹青、宋元·蹴鞠、明清·太极体验等七大互动专区。参与者通过完成“象形溯本·甲骨求源”“拓古传今·墨印留痕”等任务,沉浸式感受汉字演变、传统技艺与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外师生在体验中交流互动,让历史符号化作可触摸的文化记忆。
从甲骨文时代到数字时代,中文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本次“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河南理工大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河南理工大学将继续以语言为媒、以太极会友,打响“国际中文+太极”特色品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切感受到中文穿透时空的魅力,未来将积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让这一“穿越时空的礼物”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责编:刘铮)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活动现场现场掠影一现场掠影二为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庆祝2025“国际中文日”活动倡议,在省教育厅指导下,4月23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由国际处主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文法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协办,学术副校长金双根
4月24日上午,新乡医学院第三十九届运动会开幕。四月的新医校园月季荼蘼,佳木成荫。操场上彩旗招展,气球飞舞,信鸽翱翔。国旗护卫队、彩旗队、各单位师生队列整齐,依次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现场观礼师生欢呼雀跃,氛围欢快热烈。各单位的方阵表演精心编排,创意十足,各种惊喜“组合”接连出场,“文艺范儿”和“科技感”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引导青年学子在书香中汲取智慧,4月23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易明楼报告厅举行以“品读文化经典·书写青春华章”为主题的第五届大学生读书月开幕式。校党委书记李铁军,校长路红显,副校长何美玲、谢法纲出席。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活动在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