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高校信息网 2023-08-07 16:20:04 浏览:106730次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年轻一代,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渠”为题,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8月4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辅导员及青年大学生冒着酷暑,奔赴林州市红旗渠学习考察和躬身实践,沿着红旗渠感知修渠艰辛记忆,参观红旗渠畔新时代乡村新风貌,感悟乡村振兴之路。

1.jpg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8月4日上午,师生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红旗渠纪念馆,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深入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背景、过程及由此诞生的红旗渠精神。师生们在“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驻足体验当年的筑渠场景,那一幕幕画面、一张张照片、一脸脸汗水深深打动了师生们。其中有三个场景镌刻在师生们的心坎里:一是因为旱灾背井离乡、满含热泪依依惜别太行故土的无奈眼神;二是筑渠勇士们从山顶垂吊半空,腰间系着绳索,手握铁钎,身躯摇曳着凿壁山石的场景,后来演绎成一则“勇攀山崖、我将无我”的经典画面;三是满墙镌刻着为筑渠而牺牲的太行儿女们的名字,他们是村队长、是父母、是儿女、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热血战士,他们拿命开凿出一湾水渠,平凡而伟大,坚韧而英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后,师生们紧接着前往红旗渠,沿着红旗渠主干线崎岖的渠岩峭壁一路前行,时而渠水潺潺,时而绝壁断层;时而渠宽水清山势婉转,时而陡峭窄道只容一人侧身而过。沿渠行走3000米,走“红飘带”,登“水长城”,师生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乐观的笑容,深切体悟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在一无先进测量仪器、二无先进施工工具、三无充分的资金和安全保障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从千米海拔的魏巍太行山腰开辟引漳(水)入林(县)壮丽工程,建筑人工天河——红旗渠,十年筑渠十年艰辛,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中午时分,师生们到达建设最艰辛、最费力、最幽深、也最能体现红旗渠精神的青年洞前,默记李先念、郭沫若、江泽民等老一辈领导和习总书记的题词与谆谆教导,在青年洞前回顾当年林县人民艰苦的修渠记忆,望着洞内滚滚而来的渠水,学员感叹道:“这既是从山西奔腾而来的漳河水,更是林县儿女流的血和泪”。

围绕“感悟红旗渠力量,胸怀‘国之大者’,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学习红旗渠精神,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彰显党员担当”“团结协作,自力更生,坚持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等主题,师生党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

学工部副部长卢静伟表示,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强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应传承好红旗渠精神和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学校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辅导员李琪表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辅导员们要从中汲取不竭力量,学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气概,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使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21级急救二班学生孔德帅表示:“红旗渠改写了当地缺水的历史。在红旗渠兴建伊始,党员干部自觉成为走在前列的带头人。吃苦在前,危险在前,艰巨任务在前。这中间更是涌现出了一批把一生奉献给了水利事业的先锋人物,他们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模范担当。特别像吴太祖这样的大学生,20多岁的年龄,爬山越岭实地勘测,夜以继日工作,成功解决青年洞、白家庄空心坝、王家庄隧洞等施工难题,并将热血洒在巍巍太行,这种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医学生,我立志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传承者”。

2.jpg

此次寻访体验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展馆、重走千里“水长城”、聆听专题讲座和小组研讨等形式,在学习思考中深化认识,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奋进合力,深刻地理解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教育意义,增强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决心、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恒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将积极发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切身行动不断提升自身本领,用不懈奋斗为新征程贡献力量 。

相关文章
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荣获全球汉字创意视频大赛特等奖

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学生荣获全球汉字创意视频大赛特等奖

近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布了《来“字”你的礼物——汉字的99种创意书写方式》全球主题视频大赛获奖名单。安阳师范学院教师王琳琪、王永昭指导的哈萨克斯坦籍国际学生刘丽思的参赛作品《商脉流彩:甲骨文的油墨重生》荣获特等奖。安阳师范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据悉,本项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

信阳农林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8月19日至20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技能大赛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信阳农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组队参加了此次大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本次大赛共有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9所国内高校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兽医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留学生代表队等国内外350余名大学生参赛。信阳农

苏州农职院学子三下乡:青春赋能浒墅关草席传承 实践书写乡村振兴

苏州农职院学子三下乡:青春赋能浒墅关草席传承 实践书写乡村振兴

2025年7月10日至17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6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与对乡村振兴的热忱,深入浒墅关青灯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以承载着两千年历史、五百年苏工传承的浒墅关草席为核心纽带,在非遗传承人施永赳的悉心指导下,联动青灯村村委会暑托班,通过文化宣讲播撒传承种子

无锡学院学子破题青年婚育困境 法理人情共绘新型婚育观念

无锡学院学子破题青年婚育困境 法理人情共绘新型婚育观念

2025年暑假期间,无锡学院“她”权益社会实践普法小分队围绕“法律视角下青年婚育观研究”主题,立足青年群体实际需求,以法律赋能为核心,将政策导向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先后深入无锡市妇联、苏州苏相律师事务所、江苏众勋律师事务所、苏州市国香园社区、圆融商场CP心动研究所及无锡市三阳广场等地开展活动,通过系统调研、普法宣

解码“神仙牛奶”:一场叩问心灵的乡土实践

解码“神仙牛奶”:一场叩问心灵的乡土实践

近日,珠海科技学院乡信未来突击队奔赴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在结对帮扶的“神仙里村”开启了一场触及心灵的成长实践。队员们深入乡村产业振兴标杆——晨旺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沉浸式的实地观摩、与一线匠人的深度对话以及创新的直播推广,不仅解码了乳业产业链的奥秘,更在亲历中完成了对责任认知的深化、乡土价值的体悟与自身能力

2025年开封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活动记

2025年开封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活动记

根植中原文化深厚土壤,小砖瓦承载“大历史”7月11-12日,由开封大学校团委组建的“豫见古建,村落文韵”调研团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西街村和河南省级传统村落半堤村,开展第九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坚持问题导向,选取黄河流域古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现状为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基于文献研究,依据访谈提纲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