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在人机交互界面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Sebum-Membrane-Inspired Protein-Based Bioprotonic Hydrogel for Artificial Skin and Human-Machine Merging Interface”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物理学院硕士生冷自伟、副研究员朱鹏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毛彦超教授为通讯作者。
人机交互界面是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可以贴附在皮肤表面的人机交互界面,人工皮肤在医疗监测和个人电子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皮肤也有望用于开发新一代的人机融合界面,然而将人工皮肤和人体组织进行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人工皮肤与生物组织的材料组分不同的限制。例如,人类的皮肤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水等组成,而目前大多数人工皮肤是由合成聚合物、金属或碳材料等制成。质子导电蛋白质具有与人体组织相似的材料组成和生理特性,是作为人工皮肤用于人机融合界面的一种理想材料,其质子导电特征也类似于人体皮肤的传感机制。然而,目前的导电蛋白质材料存在容易失水的问题,这使其质子电导率在日常环境中会出现显著的衰退,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受人体皮肤皮脂膜启发的基于蛋白质的生物质子水凝胶,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并用于人工皮肤。具有质子导电特性的牛血清白蛋白被用于这种水凝胶当中,自然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甘油作为人工皮脂膜被用来保水。这种水凝胶被用作一种生物质子皮肤,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抗冻性、可拉伸性、透明性和生物降解性,可用于长时间测量人体电生理信号以及传感。基于该生物质子皮肤,进一步开发了智能机械人控制系统和蓝牙手机操控系统。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皮肤,这种生物质子皮肤由类似于皮肤材料组分的生物材料构成,包括蛋白质、皮肤自身能够产生的甘油和水。这种生物质子皮肤很有前景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人机融合界面。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创新团队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8月11日至12日,2025年中欧果树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园艺植物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携手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委员会土壤与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CEBAS-CSIC)等国内外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外各高校和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思政部等省内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提升签约仪式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研讨会在新乡举行。结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尚字出席并致欢迎辞。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主持。张尚字首
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大学英语骨干教师暑期研修班”在洛阳举行。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小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侯小改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指出,研修班紧扣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脉动,为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希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共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