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在人机交互界面领域取得积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Sebum-Membrane-Inspired Protein-Based Bioprotonic Hydrogel for Artificial Skin and Human-Machine Merging Interface”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郑州大学为第一单位,物理学院硕士生冷自伟、副研究员朱鹏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毛彦超教授为通讯作者。
人机交互界面是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可以贴附在皮肤表面的人机交互界面,人工皮肤在医疗监测和个人电子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皮肤也有望用于开发新一代的人机融合界面,然而将人工皮肤和人体组织进行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人工皮肤与生物组织的材料组分不同的限制。例如,人类的皮肤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水等组成,而目前大多数人工皮肤是由合成聚合物、金属或碳材料等制成。质子导电蛋白质具有与人体组织相似的材料组成和生理特性,是作为人工皮肤用于人机融合界面的一种理想材料,其质子导电特征也类似于人体皮肤的传感机制。然而,目前的导电蛋白质材料存在容易失水的问题,这使其质子电导率在日常环境中会出现显著的衰退,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受人体皮肤皮脂膜启发的基于蛋白质的生物质子水凝胶,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并用于人工皮肤。具有质子导电特性的牛血清白蛋白被用于这种水凝胶当中,自然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甘油作为人工皮脂膜被用来保水。这种水凝胶被用作一种生物质子皮肤,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抗冻性、可拉伸性、透明性和生物降解性,可用于长时间测量人体电生理信号以及传感。基于该生物质子皮肤,进一步开发了智能机械人控制系统和蓝牙手机操控系统。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皮肤,这种生物质子皮肤由类似于皮肤材料组分的生物材料构成,包括蛋白质、皮肤自身能够产生的甘油和水。这种生物质子皮肤很有前景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人机融合界面。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创新团队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5月16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学校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任务。校党委书记厉励出席并讲话,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要绷紧思想之弦、校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交流机制2025年重点合作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开封大学-科特迪瓦“大河工坊”项目成功入选,“成为河南唯一一所入选高校。此次入选,是对“大河工坊”项目阶段性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该项目依托开封大学在对非教育合作领域的深厚积淀,结合“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支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校园”项
5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软科)正式发布2025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260.4分的优异成绩,首次入围全国理工类高职专科院校前五强,创历史新高。2025年我校在软科理工类高职专科院校位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近三年(2023-2025)全国理工类高职专科排名中实现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