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景观植物学实践教学、主题探究式毕业设计调研,近日,郑州科技学院师生开展实践研学,积极探索艺术类实践教学方式,把专业课堂搬到户外,把理论知识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中。
团队成员聆听河南知名艺术家陈永生老师讲述嵩山及雷家沟文化
作为该校艺术学院乡村振兴设计研究团队的一员,周声涛同学跟随团队深入雷家沟开展毕业设计研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探访了雷家沟老村的古屋、古街、古树,调查了村内人居环境、山水资源、旅游产业,还和当地居民、村委会进行了深入交流。”该同学表示,自己毕业设计的选题就是依据“活态复兴”设计主题,结合当地绿色自然与生态优势进行规划设计,这次实地探究式学习让团队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学生实地走访雷家村
实践是专业提升的“催化剂”,该团队指导老师方建军表示,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理论搬到现实中,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研讨,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们的选题更贴近实际、设计更接地气。
在该校环境设计的课堂上,老师们结合《景观设计》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将课堂设在植物园里。在植物园科普宣教科和温室组工作人员的协同指导下,同学们边看边听边拍边学,学习认识常用的景观植物以及它们的生长习性、辨别特征、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在整个讲解期间,我们用笔记、用相机拍下几位老师所讲解的植物样貌,”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亲手触碰到一些植物,切实感受植物与空间尺度,现在更加深入理解了许多以往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内容。
学生在户外课堂做好研学记录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它涉及了建筑学、艺术学、植物学、心理学和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专业。而作为景观设计课程使用最多同时也是种类最为繁杂、形态和色彩最为丰富的设计元素——植物,是困扰同学们的问题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在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上给予帮助。”该校艺术学院徐凯瑞老师说道。
近年来,郑州科技学院不断挖掘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丰富载体、延展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闭环,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操能力以及行业技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技能。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6月30日上午,河南体育学院校领导张大超、张学领在招生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走访了运动训练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体育旅游与外语系,就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展开专项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就业形势研判、精准施策及优化服务,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蓄势赋能。座谈会上,张大超与各系领导班
6月27日上午,应急管理出版社图书捐赠仪式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二图书馆举行。应急管理出版社常务副社长赵一归一行4人莅临学校,向学校捐赠了价值6万余元的精品图书。副校长丁亚红出席仪式并致辞,校办、发规处、教务处、科技处、安全学院、能源学院、资环学院、应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书与档案馆相关领导及图书与档案馆部分
近日,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河南赛区)在郑州轻工业大学两校区成功举行。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赛点,接待了来自全省86所高校、1740余名参赛选手参加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教育部重点支持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