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思想智慧,汇聚青年创新力量。在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2025)举办期间,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25期特别刊——“AI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圆桌论坛顺利举行。来自93所高校、45家企业代表,以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未来图景。
论坛上,希腊基尔大学校长、希腊雅典研究院院士Odysseas-Ioannis Zoras指出,尽管AI已深入多个领域,但在需要“人类技艺”支撑的场景中仍难以替代人力。他强调,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教育体系调整节奏,高校应主动携手更熟悉AI的青年一代,积极应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寄语青年“打好基础,做未来的建筑师”。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戴黎明将AI发展划分为“弱智能、强智能、超智能”三阶段,认为当前AI仍处于“弱智能”阶段,其核心是整合已有知识而非创造新知。他鼓励大学生增强跨学科素养,重点培养“提问能力”,警惕对AI的过度依赖,并激励大家“以AI为工具,用好奇心探索未知”。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提出,AI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关键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建议将AI通识课程前置至低年级,并依托“创新梦工厂”“创业学院结对”等校企合作平台,结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扎实根基”与“技术赋能”的有机结合。他倡导学子“突破认知边界,创造更多无限可能”。
河南豫资涨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啸东强调,AI时代背景下“原创是创新的核心,真正的原创技术无需担心市场,资本会主动靠拢”。他特别提出“科学企业家”概念,呼吁创新与创业做好衔接,同时建议创业者“寻找专业合伙人对接市场,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他勉励青年“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AI驱动)的时代机遇”。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表示,企业更青睐具备扎实基础与学习分析能力的人才。他建议高校在AI通识教育中强化实践环节,推动大二、大三学生参与企业课题,并通过“内部导师+行业展会”机制助力学生融入产业,呼吁大家“拥抱变化,成为复合型人才”。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剑洲将AI定义为“高效工具”,倡导“目标引领AI应用”,以实际需求推动技术落地与持续进化。他表示,企业应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建行业特色课程,助力学生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并提出“梦想引导现实,目标决定路径”。
当“嵩阳大讲堂”的厚重积淀与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的蓬勃活力交汇碰撞,“创新引领・青年担当”的主题在思想火花中愈发鲜明。与会专家以全球视野洞察创新趋势,以思想交融启迪未来发展,为AI时代大学生的创新成长提供国际化思维与实践路径,激励青年在世界创新舞台上勇担使命、引领未来。
郑州大学举行“嵩阳大讲堂”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圆桌论坛”
(来源:郑州大学;责编:李勇涛)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10月21日,信阳师范大学“五秩绽风华 弦歌续华章”教职工合唱比赛在艺术楼音乐厅举行。全体校领导出席活动。全校29支教职工合唱队,共1500余名教职工依次登台高歌,礼赞祖国非凡征程,共庆学校50周年华诞。校庆50周年的欢庆锣鼓,奏响了学校接续奋进、阔步前行的铿锵乐章,深情歌声回顾了母校办学的辉煌历程,热切展望了师大
10月21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保安率队赴河南科技大学考察交流,学习借鉴临床医学院管理、联合办学、博士后培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先进经验。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三强、医学部主任雷方出席座谈会。李保安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双方在临床医学教学、文物保护与
赓续千年思想智慧,汇聚青年创新力量。在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2025)举办期间,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25期特别刊——“AI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圆桌论坛顺利举行。来自93所高校、45家企业代表,以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融合的未来图景。论坛上,希腊基尔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