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到河南城建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市领导赵军、史晓天等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张惠贞,副校长周颖杰、陈松涛、毛艳丽及党委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陈向平一行先后到学校河南省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土木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实验平台,了解校企合作、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情况。她指出,要充分发挥工科优势,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战略,加强对外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多出科研成果,形成学科优势。
调研指导河南省土木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
调研指导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调研指导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座谈会现场
现场考察后,陈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河南城建学院关于做强“城建”特色,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汇报,并与参会的校领导进行深入座谈。她指出,学校办学定位很精准、学科建设有特色、科研创新有亮点、服务地方有成效,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的新路子。就市校共同发展,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市校共融,同心双向赋能。当前正是我市“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的攻坚期,市校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光明。希望双方围绕市校融合发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上加强对接、相互赋能,实现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二是坚持市校聚力,提升办学水平。要把牢方向、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要改革创新、做强科研,强化科技攻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要厚植特色、勇攀高峰,紧贴发展需要,做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三是坚持市校合作,助推转型发展。要树立市校“一家亲”理念,坚持以项目为牵引,依托现有科研成果、创新平台、产业体系,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不断深化市校合作,实现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更好助力我市“四城四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以贯之、全力以赴支持高校发展。
张惠贞对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肩负起科技创新的责任,紧密结合自身优势,深入融入地方发展,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现代化鹰城建设,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6月30日,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中心在开封大学揭牌成立。俄罗斯图拉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兼俄方主席马克西姆·德维亚特金、体育学院院长莉迪亚·维克托罗夫娜等一行5人参加揭牌仪式,王德如校长与马克西姆共同为“对外俄语等级考试中心”揭牌。活动现场揭牌仪式签约现场在揭牌仪式上,王德如表示,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中
近日,河南省关工委2025年“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濮阳举办。省关工委主任赵素萍,省关工委副主任丁巍、李恩东,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刘汉征、副主任张守四一行到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调研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连才,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张礼杰、常务副主任刘洪浩,濮阳医学高等专科
7月1日上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5届毕业典礼在易明楼大报告厅举行。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4000余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迈向人生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典礼。全体教师和毕业生利用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典礼。副校长李同川主持。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