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阳理工学院校地合作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期的大,成果比预想的好,学校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到账经费1.37亿元,获省市奖补资金205万元,远超年初设定的4000万元目标,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做好统筹谋划,深化校地合作的“力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对校地合作工作顶层设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督察与决策,带队赴县市相关企业寻求合作,确保各项校地合作措施落地见效。在校领导带领下,全校上下形成“一盘棋”的思想,共同为校地合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校地合作的“速度”。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地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创新激励机制,出台一系列表彰和奖励政策。对在校地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教师进行隆重表彰,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同时,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对成功落地的横向科研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支持,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
平台拓展升级,拓宽校地合作的“广度”。学校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平台,深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工程”,不断提升合作广度和深度。2024年,新增镇平、南召2个校县科创中心,新建智能防爆装备、特高压避雷器精密制造等校企研发中心26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学校还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创新服务体系,营造校地合作的“温度”。为进一步提升校地合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学校特别成立一站式社会服务大厅。该大厅集项目申报、审批、跟踪、评估于一体,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保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环节,一站式社会服务大厅极大地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激发教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全年共组织各类校地合作活动超过100次,有800多名教师投身于这项工作中。此外,学校还强化有组织科研,显著提高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完成年度校地合作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转化高质量成果,提升校地合作的“深度”。在校地校企合作的推动下,学校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平台,新能源科技研发中心荣获省级示范中心称号。全年学校转化科技成果28项,转化资金501万元;横向科研项目总计369个,合同金额2.1亿元,到账经费1.37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校地结对帮扶工作获“河南省校县结对帮扶好的高校”的荣誉,在全省排名第3。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责编:刘铮)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9月4日上午,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二级院部正科级以上干部、院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倪继兵主持。校党委书记来俊军对暑期重点工作进行总结,对各代表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已参赛的7支队伍共摘得4金3银,取得历史性突
投稿人:针协宣传部本报讯(医承永固突击队)白大褂与红色历史在此刻交汇,中药香与革命精神在此地交融。8月25日,一支名为“医承永固”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革命老区的崇高敬意与服务基层群众的赤诚之心,远赴位于永固镇的宿安革命陈列馆及周边村落,开展了一场为期三天的中医特色义诊活动。团队充分发
(通讯员 针协宣传部)8月26日,广东药科大学“医承永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烈的追思,专程前往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永固镇宿安村,参观了被誉为“红色基因库”的永固宿安革命陈列馆。此次参观虽无讲解员引导,但团队成员通过沉浸式的自主观览、详实的图文史料以及现场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