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河南工业大学师生积极参与,组织申报,经过团省委、团中央组织专家评审,“食面阻镉”团队和“微光汇聚,熠熠生辉”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全国性示范性团队。
环境工程学院“食面阻镉”团队的“‘绿源净界’——科技助力云南河口垃圾分类,共建共享美好家园”项目以“参与和美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将环境专业相关知识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号召,推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相关镇区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微光汇聚,熠熠生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正安县‘乡村振兴’氮泵计划”项目实事求是,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各项活动切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强化城市品牌形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致富,充分发挥正安县的文化旅游潜力。
据悉,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主题,聚焦宣传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组织乡村文化活动、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等5个方面,依托科技小院、乡村振兴工作站、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等社会实践载体,深入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历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紧扣时代主题,引导与激励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袤河山,扎根祖国大地,摸真情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在火热实践中锤炼精神品格,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责编:刘卢颖)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童议定乡策,巧手筑未来:中德学子助力余姚儿童执笔描绘家乡愿景,共践友好乡村6月24日至6月30日,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的“余姚童视界”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余姚马渚镇瑶街弄村,以“阳明心学”为精神脉络,探索出一条“儿童参与、校地协同、文化交融”的乡村建设新路径,助力小朋友们从“乡村旁观者”变身规划师、外交官、艺术
7月上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云航载爱”实践团在四川凉山会理市太平中学开启暑期夏令营,来自会理市的320余名初中生参与其中。本次夏令营将爱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丰富活动厚植学子家国情怀。为让爱国教育更具感染力,实践团成员率先走进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开展专题学习。这座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的纪念馆,以图文、实物
(通讯员 邓秀玲)7 月 17 日至 19 日,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溪,以 “寻三铁文化,品茶香韵味” 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深度研学与创新互动,为当地冶铁、铁观音、藤铁三大特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在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场馆负责人余庄林实地讲解,揭示出遗址作为 “古代手工业活化石” 的价值。其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