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人 南阳师范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高校信息网 2024-07-25 16:56:51 浏览:106075次

新时代需要新的制药人才,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新工科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依托区域制药产业发展特色,对接产业需求、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为方向,改革办学机制,深入探索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取得新的成效。

形成新的育人机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发展始终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紧扣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三协同、两共建”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三协同”即面向产出,校企协同优化培养方案;着眼发展,校企协同开展课程改革;多效联动,校企协同开展实践教学。 “两共建”即资源共享,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完善机制,校企共建合作平台。

图1校企交流

培养目标更加贴近需求

学校与宛西制药、福森药业、蓝图制药、全宇制药、启泰制药等多家制药企业联合成立课题组,对豫西南地区制药企业开展广泛调研,面向产出,协同修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培养目标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社会价值观、个人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定位,更加贴近行业需求。

人才培养更具特色

南阳辖区内有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多家制药企业,已形成了制药工业的产业集群,其中既有化学制药,还有中药制药。面向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保留化学制药特色的基础上,系统调整课程体系设计,增设中药制药方向,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分层次、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地方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专业坚持OBE理念,依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设置了通识课、数学与自然科学课、工程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课“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涵盖了药物研发、药品质量分析、车间工艺设计与工程管理、药品的注册与销售等岗位的需求,实现从侧重工程教育的科学范式向侧重工程范式的转变。目前专业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优秀思政课程2门。

图2省级一流课程证书

教学内容突出适用性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对所有的专业课,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全过程的改革再造。在低年级“引企入教”,利用SPOC将制药工艺、制药工程理论问题引入课堂;在高年级“到企办学”,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实现理论实践混合教学模式,既改革了教学模式,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图3 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生进企业

实践教学更加突出

新工科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环节要求很高,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多效联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无缝衔接。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系统设置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基础实验环节,到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训,再到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构建学校、企业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原料药、制剂、中药生产线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目前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3个和省级科研平台4个。

学生能力明显提升

近两年学生获得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篇,这些成果的获得是学生能力最好的证明。

师资队伍得到强化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过程中,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双师双能型”团队。一方面引进优秀的企业专家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学科背景、工程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走向企业生产一线,积累行业、产业实践经验。学院积极探索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双向互聘”“互培”制度,定期组织校企交流互访,形成校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正向循环。目前本专业形成了有专任教师22人和校外固聘教师8人,高级职称占比65.5%,博士占比94.4%的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产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以及“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性。未来,制药工程专业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为制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 南阳师范学院;通讯员:张君明;责编:刘铮)


相关文章
在校生2.91亿人……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在校生2.91亿人……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增设40个新专业!教育部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增设40个新专业!教育部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河南大学举办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

河南大学举办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学子赴安溪,助力“三铁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学子赴安溪,助力“三铁文化”焕发新活力

(通讯员 邓秀玲)7 月 17 日至 19 日,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溪,以 “寻三铁文化,品茶香韵味” 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深度研学与创新互动,为当地冶铁、铁观音、藤铁三大特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在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场馆负责人余庄林实地讲解,揭示出遗址作为 “古代手工业活化石” 的价值。其承

致敬最可爱的人 续写新时代荣光——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举行“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致敬最可爱的人 续写新时代荣光——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举行“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2025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武装部在综合楼会议室举办了“八一建军节座谈会”,邀请学校退役军人代表、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共同回顾军旅岁月,弘扬军人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杨会明、院长刘富义、党委副书记李虓等领导出席,会议由武装部部长张明星主持。座谈会上,李虓副书记首先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学子跨越千里赴壮乡 “科技与文化”点亮留守儿童七彩假期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学子跨越千里赴壮乡 “科技与文化”点亮留守儿童七彩假期

7月24日深夜,天等县龙岩社区“青空间”灯火通明。经过30多个小时、1600公里的长途跋涉,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科技筑梦·文化润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携带着成箱的科普器材和非遗教具抵达这里,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留守儿童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暑期礼物。7月31日下午,闭营仪式在“青空间”举行。共青团天等县委员会团委副书记梁梦莹出

高校信息网

University Information Network

豫ICP备2023006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