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开元会议中心举行。校领导王洪彬、孔留安、孟伟、杨霞、侯小改、庞新厂、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部主任宋书中出席典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管研究生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及全体2023届毕业研究生参加典礼。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孟伟主持。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拉开帷幕。
副校长侯小改宣读《河南科技大学关于202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情况及学位授予的决定》和《河南科技大学关于表彰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决定》。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校领导为2023届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为获得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正冠拨苏,授予学位,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2023届毕业博士研究生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行向母校、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表示将牢记母校和师长们的谆谆教诲,牢记矢志科研报国使命,为“大国重器”贡献青春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河科大学子的磅礴之力。
2023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代表、法学院曹君娴回忆了7年的在校时光,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恩师的教诲,并表示要秉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深入基层一线、走在科研前沿、走好法治道路,成长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赛道上的青春支柱、青春栋梁。
在校研究生代表、商学院邱应龙发言,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踏实,勤勉刻苦,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发展进步贡献青春和力量,并祝愿学长、学姐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研究生导师代表郑瑞娟教授在发言中鼓励毕业生们要追求理想,永不言弃,既要有挥斥方遒的豪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敢“想”敢“为”,善于学习,把握机会,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勇往直前,做生活的强者。
孔留安讲话。他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和支持大家成长成才的老师们、家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孔留安带领现场毕业生们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解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经验启示,并着重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影响。
孔留安寄语广大毕业生:“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希望大家珍惜、珍惜再珍惜,绝不能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主战场,以奋斗之姿投身到科研报国的行动中,坚定不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青春新作为,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面对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孔留安深情地说:“请大家记住,‘滔滔黄河,巍巍嵩岳’之间、‘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之内,有一个你们永远的家——河南科技大学,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祝同学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梦想成真,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记者/骆保恒 丁雯雯 学生记者/黄诗典)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更多统计结果速览
据央视新闻消息,12月1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个、高职专科专业20个、职业本科专业17个,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本次职业教育专业增补工作:围绕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设了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航
9月25日至26日,由河南省科协、河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游书力、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张小曳、陈志南等6位院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李明珠等34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河南大学党委书
童议定乡策,巧手筑未来:中德学子助力余姚儿童执笔描绘家乡愿景,共践友好乡村6月24日至6月30日,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的“余姚童视界”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余姚马渚镇瑶街弄村,以“阳明心学”为精神脉络,探索出一条“儿童参与、校地协同、文化交融”的乡村建设新路径,助力小朋友们从“乡村旁观者”变身规划师、外交官、艺术
7月上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云航载爱”实践团在四川凉山会理市太平中学开启暑期夏令营,来自会理市的320余名初中生参与其中。本次夏令营将爱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丰富活动厚植学子家国情怀。为让爱国教育更具感染力,实践团成员率先走进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开展专题学习。这座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的纪念馆,以图文、实物
(通讯员 邓秀玲)7 月 17 日至 19 日,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安溪,以 “寻三铁文化,品茶香韵味” 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深度研学与创新互动,为当地冶铁、铁观音、藤铁三大特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在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场馆负责人余庄林实地讲解,揭示出遗址作为 “古代手工业活化石” 的价值。其承